目录
前沿视角
中国高校医学专业来华留学吸引力评价模型研究——以中南大学医学学科为例李建瓴;向学勇;彭钟哲;周星璨;1-4
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“四位一体”文化体系构建研究杨笑;5-7
高教论坛
产教融合背景下“订单班”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路径探索——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贝贝;8-10
准确把握高校招生宣传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中的生态价值费骥慧;龙朝;杨洁;孙臻泽;11-14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大学专业课线上教学的保障条件及挑战——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例 撤回杨璐璐;15-17
“新商科”背景下市场营销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刘颖;冯奕;吴玲;18-20
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探析莫文生;胡花尼;马彬彬;21-24
TAFE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刘立云;25-28
高职院校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及其应用徐迪新;甘莎;29-31
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黄声巍;32-34
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及建议孙巍;35-37
学科探索
新工科背景下城市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马历;刘炳胜;吴光东;38-40
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刘帅;肖成林;41-43
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黄璞;童程;杨章静;万鸣华;陈镭;44-46
多方协作的建模仿真综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王彦锋;王涛;黄美根;周鑫;47-49
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实践应用研究吴铁洲;陈浏亮;50-52
虚拟仿真系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李军平;王登科;赵玉琼;任晓洁;53-55
基于微观教育公平的阶梯式动态教学模式研究于■;史鹏涛;郭红利;56-59
公共管理类专业线上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路径探析张丽红;60-62
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李艳萍;63-65
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思政探析刘志新;白明;66-68
口译能力影响要素研究张■;69-72
“人工智能+”背景下交通类实践课程建设高锐锋;施■;周晨璨;73-75
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给排水专业大学生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李华;费连跃;周添红;严子春;张洪伟;76-78
基于“岗课赛证”融通的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李仕瑾;79-82
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工科教学探讨赵钦;朱秀芳;李建;杨明;83-85
新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美育研究王晗懿;邓慧爱;86-89
课程教学
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物联网应用驱动的“物联网通信技术”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谭永前;90-93
“双创”视域下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高竞艳;94-96
“船舶电力推进”课程案例式教学研究乔鸣忠;朱鹏;魏永清;夏益辉;97-100
文献引导与案例学习混合模式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王娟;周寿红;辛敏;101-103
气象海洋保障课程案例教学系统构建及其应用李娜;李昀英;黎鑫;张潮;104-106
基于思政教育的“环境工程CAD”课程考核方案优化焦伟;宋红丽;107-109
电磁学课堂的全翻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——以霍尔效应为例陈苗根;焦志伟;110-113
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探索张昱;陈默;李封;114-116
应用型本科“建筑结构抗震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范文晓;徐蕾;赵丽娜;令芳;117-119
在线教育平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——以艺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徐诚;张斌;120-122
翻转课堂下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——以“设备安全学”课程为例李怀宾;酒亚文;唐明云;周亮;岳基伟;123-125
地理研学旅行融合思政教育的探析王霖;徐晨皓;董志成;张丽娜;126-129
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模式改革探索张顷顷;张华宾;吴迪;130-133
学科交叉背景下数值优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徐丽君;王志平;134-136
基于实践的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教学改革探讨李岩;郭诗惠;刘浩;李楠;杨博俊;137-139
学生工作
国内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——基于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量化分析彭小波;140-143
高职护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李美茹;徐凤麟;144-147
实证调研
高校“情怀教育”开展现状的调研与对策思考——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曹刚剑;韩笑珺;王子衿;钟灏杰;148-151
中小学古诗词文第二课堂的调查与发展对策何丹煜;段幼平;阳菲;152-155
现象教学的实施及其面临的挑战陈丹丹;156-158